当人们为了受损的权益可以不计成本,不计代价地投入到上访中;当普通的刑事案件,一再激起全社会堪称奇观式的高度聚焦;当半真半假的传言一出笼,就足以挑动公众神经,甚至引发社会暴力,如何辟谣都不管用时,“怨气”弥漫的现实就不能不给予正视。如何消解怨气,使得社会变得更安全更和谐?
当前底层民众的维权行动,已经不再是利益、权利和抗争之间的简单直线关系,而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动因与机制。一些难以理解的维权,乃至突破社会底线的极端行为的出现,让人们不得不正视并探寻这其中的根源。
我们常说,“树活一张皮,人活一口气”。维权的过程中,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进一步受到侵害,维权者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存和尊严而抗争。这样一来,焦点就从物质利益的冲突转向了人格的冲突与情绪的对抗,抗争由此获得了持续的、坚决的动力。这背后是被压抑的情绪、被伤害的情感、被侮辱的人格。
消除怨气,需要一个很好的氛围,无论是在上下级之间,还是在政府与群众之间,在解决问题时都应更加从容,更加宽松,更加理性。这需要激活调动社会本身存在的良性机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