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  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>法律快讯>>法律新闻
反方观点:让“法律的归法律,道德的归道德”之三
河南律师呼吁为见义勇为者立法
上传时间:2011/10/20
浏览次数:1351
字体大小:
 就在大家在微博上狂转“停止冷漠”时,许多人开始反思:如何才能让类似的惨剧不再发生?如何才能让见义勇为者越来越多?

  在社会道德被严重污染之时,再用道德来拯救道德显然已经不可能!

  有律师倡议,应尽快为见义勇为者立法,让“路见不平拔刀相助”的做好事者再无后顾之忧!

  反思

  社会道德被严重污染,能否让法律来拯救道德

  小悦悦的故事,刺痛了很多人的心。大家开始反思: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?

  新浪微博上,“金色裂隙”说:“一味指责冷漠者,忽略了制度与潜规。如此条件下,就算躺在那里的人是我,也只好请诸位退后,帮忙拨120。”

  寄望于道德拯救道德,是无济于事的。《信息时报》18日刊发邓清波的评论说,虽然美德对于构筑良好的社会风气必不可少,但除此之外,司法更加公正高效,社会保障与救济体系更加健全,公权力自身更加守信。“唯有在这些方面加快变革,才能为道德‘减负’,使溺水中的道德自行上岸。”

  而在一些国家,见死不救甚至会构成犯罪。“在社会道德被严重污染的时刻,或者可以让法律来拯救道德?”

  观点

  1:国家应该考虑为见义勇为者立法

  据悉,早在2001年的全国人大会上,就有32名代表提出议案,建议《刑法》增加新罪名“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”。

  郑州市二七区法院法官李燕阁说,如何来判定哪些人看到,围观或路过者都有罪吗?泛泛设立的罪名根本没有可操作性。

  郑州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刑法法学研究的教授刘德法认为,“法律不只有惩戒作用,同样可以扬善”。

  在他看来,现在的法律弊端是,认证程序和标准太过繁琐,英雄成被告的事也越来越多,导致人们心灰意冷,不敢去帮助别人。

  是否应该为见义勇为者立法?刘德法说,国家应该考虑这个问题,据说正在调研。

  2:地方立法较慢,建议省高院出台官方指导意见

  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律师任成宇认为,造成小悦悦惨剧的原因有三。

  第一,中国人历来就有“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”的庸俗的道德观和价值观。

  第二,做好事,现在大家有一种道德恐惧,害怕管了以后粘住自己。这也是人趋利避害的本性。

  第三,彭宇案的影响。以至于再发生类似案件,大家都很冷漠。

  任成宇认为,小悦悦惨剧发生后仅在良心上谴责、道德上呼吁是不够的,应该通过司法的完善,保护见义勇为者。

  他认为,国家应出台相关司法解释,同时建立相应的救助基金,“如果找不到肇事者,伤者可通过基金获取救助,减轻救助者被诬陷的可能性”。

  听说一些地方正在做见义勇为方面的立法,任成宇表示赞成。鉴于地方立法往往需几年,他建议我省高院出台一个官方的指导意见。

  先行者

  上海已着手起草相关保护条例

  如今,深圳、上海两个城市已经着手为见义勇为者立法工作。

  深圳市将《助人行为保护条例》列入201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。其中涉及的助人免责和助人免予起诉的相关条款尤值得期待。

  上海也正在起草《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》(草案建议稿)。

  昨日,商报记者连线上海市立法研究所的相关课题人员。该研究者称,之前上海有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政府规章,现在将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,主要是因为道德问题、社会公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,“而且,我们的人大代表也提出应该为见义勇为者立法,也算是对人大代表的一种回应。”

  该研究者透露,草案中对于如何界定见义勇为行为,见义勇为者致残、致伤后该如何奖励或保护都有涉及。“我们争取明年能正式立法。”

  相关链接

  为保护好心人,国外相关立法很多

  加拿大安大略省《见义勇为法》:自愿且不求奖励报酬的个人,不必为施救过程中因疏忽或不作为所造成的伤害担责。

  《德国刑法典》:意外事故、公共危险或困境发生时需要救助,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急救有可能,尤其对自己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要义务而不进行急救的,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。  

  美国《好撒玛利亚人法》:对伤者进行紧急医疗抢救时如出现失误可在法律责任上获得赦免。但是,这种情形必须是在紧急事件发生的现场,而且这种救助是无偿的。

  倡议书

  昨日,河南三位律师发来倡议书,希望通过商报呼吁各界参与、推动我省尽快为见义勇为者立法。

  2岁女孩遭两汽车辗轧,路过的18人视而不见。

  有人怒骂,有人反思……可谁能保证,你就是那第19个。

  当一个个帮助别人却被诬陷的真实事例,不断冲击我们的道德承受力,我们还能再简单地挥舞道德大棒去打压冷漠?

  当社会风气与道德引发整个社会热议时,我们认为,对此问题的思量也应转向更深层次意义的探讨,譬如立法规定。

  我们以为,给见义勇为立法,以彰显真善美的高贵品质,这与现代法治精神完全契合。而同时,见义勇为者有了法律保障后,见死不救的“生存土壤”其实也在不断紧缩。

  西方法谚,“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,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到的方式得到实现。”

  上海和深圳等地已经为见义勇为者立法调研。为了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,更为了使我们每一个人在遇到危难时,能获得一双温暖的手,我们倡议:我省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能够尽快制定一部有关见义勇为的法律、法规。

  希望各界人士积极参与,共同推进我省对见义勇为立法。

  天之权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波、河南金苑律师事务所祁新献、河南言理律师事务所李家刚

出处:法制网
 
 

陈洪兵  通说误读了侵占犯罪构成要件
邓建鹏  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的思考
农业部:让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健康发展
反恐怖主义法草案月底有望首次审议
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退市制度
人大常委会修刑法拟增“收礼罪” 量刑比受贿轻
人民银行发言人就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答问
法律新闻 >>更多  
·农业部:让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健康发展  2014/10/19 
·反恐怖主义法草案月底有望首次审议  2014/10/19 
·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退市制度  2014/10/19 
·人大常委会修刑法拟增“收礼罪” 量刑比受贿轻  2014/10/19 
·人民银行发言人就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答问  2014/3/17 
·中纪委监察部公布最新组织机构  2014/3/17 
·国际航空事故法律处置一般规则  2014/3/17 
·最高检、公安部联合下发意见规范“另案处理”案件办理监督  2014/3/17 
·人大教授: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中刑讯逼供已超公安 王峰 2014/3/17 
·美国对中国产黄原胶征收反倾销关税  2013/6/21 
·海南带女生开房校长一审获刑13年6个月  2013/6/21 
·食品安全法年内即将修订 “有奖举报”等或将入法  2013/6/21 
法律调查 >>更多  
·乳企称查明致癌奶问题饲料来源 未公布结果  2011/12/28 
·报告称中国近半数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  2011/12/26 
·部分钢贸企业成套贷工具 60万成本可贷2400万  2011/12/23 
·河北法院人员被指制造假诉讼助人在京购车  2011/12/19 
·小企业主称与银行税局三分利润  2011/12/15 
·手足情深 妹妹为何杀死姐姐一家  2011/12/15 
·鄂尔多斯“经济崩盘”真相调查  2011/12/14 
·全国土地调查窝案背后:9名高官落马 损失1.47亿  2011/12/13 
·调查发现部分食品安全标准不够科学  2011/12/9 
·长春美汁源果粒奶优饮品中毒事件确认为投毒案件  2011/12/7 
·武汉警方首次微博征爆炸案线索 网友提四大猜想  2011/12/5 
·陕西通报村镇干部轮奸幼女案 系嫖宿幼女已处分  2011/12/2 
法律专题 >>更多  
·国税局假文件背后的真问题 李曙明 2011/8/16 
·挪威血案背后暗藏“社会敌意”  2011/7/25 
·法院调研案件后发现近七成离婚由女性提出 邱伟 秀芝 2011/3/3 
·关于“代孕”的法律思考 刘良超 律师 2010/3/31 
·律师 检察官 衡水市人民检察院 高博 2010/3/23 
·陈忠林:我所看到的李庄案 陈忠林 2010/3/19 
·司法部发出李庄违法违纪案件的通报  2010/3/19 
·选优秀律师担任法官:社会关系复杂更宜做法官 常永江墨帅(北京律师) 2010/3/18 
·社会关系复杂阻碍律师转法官 冯皮杰(北京公务员) 2010/3/18 
·简析我国律师与法官的形体倒挂 liuyaping 2010/3/18 
·迟夙生代表建议: 做法官检察官之前先做律师  2010/3/18 
·秦希燕代表: 推行从优秀律师选任法官、检察官制度  2010/3/18 
法眼看新闻 >>更多  
·中国“半城市化”人口达1.28亿 户籍制度待改革  2011/12/5 
·反贪审讯急需“临门一脚”型人才  2011/12/2 
·规范证券市场发展需重构现行证券法制  2011/12/1 
·公务员招录须完善体检"复查"程序  2011/11/30 
·令人心酸的校车捐赠仪式 董奇 2011/11/30 
·一部未厘清争端处理办法的法规草案 唐正旭 2011/11/28 
·面对歧视 切莫集体无意识 赵志疆 2011/11/24 
·"国考"歧视令人汗颜 毕诗成 2011/11/24 
·最高检公安部解读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补充规定  2011/11/24 
·停止办公学理论,只是纸上谈兵 朱四倍 2011/11/23 
·富豪"被精神病",如何惩戒责任人 王琳 2011/11/23 
·草案要求起诉状写明被告身份证号码 可能造成新的立案难  2011/11/21 
版权所有@2009:律师业务研究网 访问总计:
本网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,无任何商业营利性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