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  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>法律快讯>>法律新闻
入世的法律无形资产不可估量
张月姣
上传时间:2011/12/9
浏览次数:1370
字体大小:

 

  中国入世是历史的选择和必然

  中国入世十周年纪念日临近,竟有一些“中国是否应该加入世贸组织”、“中国入世的意义有多大”的声音开始出现。对此,中国首位世贸上诉机构大法官张月姣直言,中国入世带来的法律无形资产是无尽的,争论中国该不该加入WTO毫无意义。

  在近期由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、中国法学会和清华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与WTO的未来学术会议上,张月姣畅谈了自己对中国加入世贸的看法。

  张月娇认为,中国加入WTO,其历史意义怎么估计都不过分,因为这是一个历史的选择、历史的必然,其对中国今后若干年历史,都将是重重的一笔。

  “以贸易额为例,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1个亿,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翻了几百倍,贸易额已经居于世界第二,并有望很快升到世界第一,这么大的贸易体还游离在WTO之外是不可想象的。”张月姣说。

  “这么大的贸易额,如果还是被歧视,没有规则可遵循,那中国企业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,说给你停了不让进口就不让进口、说关税提高就提高了,贸易中充满着各种不可预测性。而建立国际贸易体制,对于小国、对于正在发展中转型的国家来说,获益更大。国际贸易争端中,如果是双边打官司,可能因为对其他国家的法律不了解而陷入被动,但如果是多边贸易体系,规则是由大家制定的,起码中国企业知道这个规则,也就会掌握更多的主动权。”

  张月姣据此认为,中国加入世贸对中国的法制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,展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进程,是法治不断完善的过程,中国政府的透明度、行政诉讼都已经日臻完善,这是很大的进步,这种无形资产是不可估量的。而且人们观念的改变、人们对法律的重视,也是不可估量的。所以,现在的争论还停留在中国该不该加入WTO,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。“中国加入世贸没有错,而且中国应该是做一个正常的普通的成员享受权利、承担义务,同时也要为世界的规则贸易体制作出贡献。”张月姣说。

  世贸上诉机构是保证规则执行的保障

  张月姣介绍,迄今为止,通过上诉机构的争议解决机制已经处理了406个案子。上诉机构争议解决机制的进步,离不开其自身的体制改革。目前,其增加了一个常设的由七名法官组成的上诉机构,每人任期四年,到期以后,可以经WTO154个成员国同意延长四年,最长任期八年。在法官的遴选上,在保证其权威性的同时,又要确保其具有区域代表性。对此她感到很幸运,在将近四年的工作中,她不停地研究WTO这些规则,虽然工作确实非常辛苦,但是收获也颇多。

  张月姣坦言:“世贸争议解决制度是保证一个规则得以执行的保障,但它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,你执行了规则就可以受到保护,如果不执行这些规则,你可能就是被告。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一个案子输了,就感到有多么气愤,而更应该多从条文上来总结经验。”

  那么,又有哪些具体的经验值得总结呢?对此张月姣指出,“值得注意的是,WTO管辖的范围是有限的,因此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中,就要面临一个解决政府政策和WTO规则之间一致性的问题。所以,只要认真研究了这个特定的管辖范围,是可以减少争议的发生的。”

  “因此,我们国内的有关部门在制定决策的时候,不管是哪个政府部门,都要符合WTO的规则、要符合中国政府的承诺。不能说,某个领导批个条子要限制出口,然后就真那么做了。而是要经过充分论证,特别是法律论证,是不是有WTO条款支持。如果有,那么别人再起诉你,你就不会担心,因为WTO会维护你的权利。”

  “同样的,这也是一柄双刃剑,我们的企业在国外受到了歧视、不公平待遇等,也可以向政府反映,可以通过WTO向违约一方提起争议解决。事实证明,我们国家的世贸历程也正是这样一路走来的,从一开始以第三方的身份参与了50多个案子,后来既有作为被诉方的经历,也有成为申诉方的经历,向WTO提起争议解决反倾销反补贴,从而获得其法律保护。”

  中国应学会使用世贸争议解决机制

  如何学会使用这种争议解决机制,张月姣认为这也非常重要。因为要承担举证责任,所以要做大量工作。现在争议的案子,各种各样的都有,像反倾销反补贴方面的、关贸总协定方面的、程序方面的等等,在办理这些案子时,都要研究WTO的相关条款,但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反映出,中国企业对这些条文的研究还不够。

  张月姣告诉记者,往往是一些来自美国、欧盟的研究WTO的研究院所的教授,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问题,包括中国加入议定书的WTO的条款,都作了深入研究,而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反而却很少。所以在这方面,中国企业还是要在预防为主、深入研究世贸规则方面下足功夫。“只有对它研究透了,你才能提出比较好的对策,同时在今后修改世贸规则中能够有更多的中国声音,这个很重要。”张月姣说。

  张月姣进一步提出,要想熟谙世贸规则,就要首先注重人才的培养。她认为,世界竞争中最关键的还是人才,国内的专家学者,包括驻外的商务官员、外交官员,他们都应该懂得WTO规则。否则的话,如果我们自己理解和宣传的与WTO规则的实际情况相互冲突和矛盾,又怎么能够在国际间的贸易诉讼中战而胜之呢?在这方面,一个全民性的法律普及和研究非常重要。但目前的情况显示,对WTO规则的学习还需要进一步深入。虽然研究工作非常枯燥,但是只有在这种枯燥、细致的工作中,才能够真正推动我们的法制建设,推动以世贸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健康发展。这既让中国受益,也会让世界受益,而这,也是中国对世贸的贡献。

 
 

陈洪兵  通说误读了侵占犯罪构成要件
邓建鹏  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的思考
农业部:让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健康发展
反恐怖主义法草案月底有望首次审议
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退市制度
人大常委会修刑法拟增“收礼罪” 量刑比受贿轻
人民银行发言人就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答问
法律新闻 >>更多  
·农业部:让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健康发展  2014/10/19 
·反恐怖主义法草案月底有望首次审议  2014/10/19 
·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退市制度  2014/10/19 
·人大常委会修刑法拟增“收礼罪” 量刑比受贿轻  2014/10/19 
·人民银行发言人就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答问  2014/3/17 
·中纪委监察部公布最新组织机构  2014/3/17 
·国际航空事故法律处置一般规则  2014/3/17 
·最高检、公安部联合下发意见规范“另案处理”案件办理监督  2014/3/17 
·人大教授: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中刑讯逼供已超公安 王峰 2014/3/17 
·美国对中国产黄原胶征收反倾销关税  2013/6/21 
·海南带女生开房校长一审获刑13年6个月  2013/6/21 
·食品安全法年内即将修订 “有奖举报”等或将入法  2013/6/21 
法律调查 >>更多  
·乳企称查明致癌奶问题饲料来源 未公布结果  2011/12/28 
·报告称中国近半数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  2011/12/26 
·部分钢贸企业成套贷工具 60万成本可贷2400万  2011/12/23 
·河北法院人员被指制造假诉讼助人在京购车  2011/12/19 
·小企业主称与银行税局三分利润  2011/12/15 
·手足情深 妹妹为何杀死姐姐一家  2011/12/15 
·鄂尔多斯“经济崩盘”真相调查  2011/12/14 
·全国土地调查窝案背后:9名高官落马 损失1.47亿  2011/12/13 
·调查发现部分食品安全标准不够科学  2011/12/9 
·长春美汁源果粒奶优饮品中毒事件确认为投毒案件  2011/12/7 
·武汉警方首次微博征爆炸案线索 网友提四大猜想  2011/12/5 
·陕西通报村镇干部轮奸幼女案 系嫖宿幼女已处分  2011/12/2 
法律专题 >>更多  
·国税局假文件背后的真问题 李曙明 2011/8/16 
·挪威血案背后暗藏“社会敌意”  2011/7/25 
·法院调研案件后发现近七成离婚由女性提出 邱伟 秀芝 2011/3/3 
·关于“代孕”的法律思考 刘良超 律师 2010/3/31 
·律师 检察官 衡水市人民检察院 高博 2010/3/23 
·陈忠林:我所看到的李庄案 陈忠林 2010/3/19 
·司法部发出李庄违法违纪案件的通报  2010/3/19 
·选优秀律师担任法官:社会关系复杂更宜做法官 常永江墨帅(北京律师) 2010/3/18 
·社会关系复杂阻碍律师转法官 冯皮杰(北京公务员) 2010/3/18 
·简析我国律师与法官的形体倒挂 liuyaping 2010/3/18 
·迟夙生代表建议: 做法官检察官之前先做律师  2010/3/18 
·秦希燕代表: 推行从优秀律师选任法官、检察官制度  2010/3/18 
法眼看新闻 >>更多  
·中国“半城市化”人口达1.28亿 户籍制度待改革  2011/12/5 
·反贪审讯急需“临门一脚”型人才  2011/12/2 
·规范证券市场发展需重构现行证券法制  2011/12/1 
·公务员招录须完善体检"复查"程序  2011/11/30 
·令人心酸的校车捐赠仪式 董奇 2011/11/30 
·一部未厘清争端处理办法的法规草案 唐正旭 2011/11/28 
·面对歧视 切莫集体无意识 赵志疆 2011/11/24 
·"国考"歧视令人汗颜 毕诗成 2011/11/24 
·最高检公安部解读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补充规定  2011/11/24 
·停止办公学理论,只是纸上谈兵 朱四倍 2011/11/23 
·富豪"被精神病",如何惩戒责任人 王琳 2011/11/23 
·草案要求起诉状写明被告身份证号码 可能造成新的立案难  2011/11/21 
版权所有@2009:律师业务研究网 访问总计:
本网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,无任何商业营利性目的